胶州:深松检测仪给拖拉机耕地加了“电子眼”
据了解,胶州市在青岛地区率先引进安装了439台智能深松检测仪,高标准完成了26万亩土地深松作业任务,开启了“互联网 农机作业”新型智能监管模式。 之前,小四轮拖拉机带铧式犁或旋耕机是浅翻、旋耕的主力,致使在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了一层坚硬、封闭的犁底层,厚度6—10厘米,阻碍了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水、肥、气与热量的连通性,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15厘米,土壤板结严重,地力逐年下降。 近几年,胶州市对深松机敞开补贴,2015年新增188台,目前全市高性能深松机保有量600多台,占据青岛市总量的1/3。据介绍,胶州市三年内计划深松整地70万亩,涉及财政补贴资金2000万元,农机部门面临着繁重的监管任务。 胶州市农机局局长刘强说:“土地深松补贴最大难点在监测管理,传统验收以抽检为主,工作人员手持GPS测亩仪绕作业地块行走一圈,以测出深松作业面积;再借助铁棍、卷尺等,人工抽查作业深度。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还容易发生错误。有时农户用非深松农机作业,工作人员也无法辨别。” 为此,胶州市从去年起以市场化为导向,按照示范带动原则,开展了市、镇两级深松作业现场会,让广大农机手看到了深松检测仪的优势。目前,胶州市共安装439台智能深松检测仪,占据山东省的四分之一,是全省第一个实现深松信息化监测全覆盖的项目县。 在今年春旱的情况下,胶州市开展深松作业的地块蓄水保墒、抗旱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尤为明显。胶州市农机局管理科科长李村光说,安装土地深松监测仪进行深松作业时,监测终端会实时向服务器回传农机信息、卫星定位信息、作业状态信息等数据,并进行作业量计算、作业质量分析和面积统计,最后,这些数据都会汇总到“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监管与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客户端软件,便可对全市各镇、办的农机深松情况一目了然。 (原标题:山东胶州:439台智能深松仪地底“破壳”)
-
山东农机院勇立潮头突破智能农机传感技术
在近期举办的黄淮海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演示会现场,安装了中国芯的玉米高速精密播种机,实现了智能化作业,可比肩世界顶级装备;玉米穗茎兼收打捆一体联合收获机把穗茎吞下 [详细]
-
今年“老三夏”有“四新” 粮农不用再纠结
遍地麦秆消化慢,阴雨收麦鬼难缠,翻晒贮存太费劲,卖粮结款通身汗。每到被农民称为焦麦炸豆割麦天的三夏时节,这四大难往往成为粮农最大的纠结。虽然年年改善,但要彻底解决 [详细]
-
谷物收获机械发展技术瓶颈实现新突破
今年10月底,在农业部指导下,国家谷物收获机科技创新联盟成立,自此,围绕谷物收获机械的科企合作协同创新攻关模式正式形成。该创新联盟是以农机企业雷沃重工为牵头单位,联合 [详细]
-
他们致力于为无人机打造“大脑”和“手臂”助
在刚刚过去的农业作业季里,搭载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高可靠、稳定飞行控制系统的无人机已为超过100万亩作物喷洒药剂,使用喷剂900多吨,为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的农业作物撑起一 [详细]
-
河南西华将建立物联网下的瓜菜标准化技术体系
河南省农科院在西华县举行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节水高效设施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不仅为参加会议的农民带来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也带来了增产增收的新希望 [详细]
-
机器进地籽粒来 玉米生产将进入新时代
如果收获玉米也能像收小麦一样,机器进地籽粒来,多好。10月21日,记者在我校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看到,这个美好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将金黄的玉米籽粒倾泻在地头 [详细]
-
“田间神器”让“智慧农业”迸发新活力
南方晚稻的秋收,进入尾声了。前一段遭遇的连绵阴雨,并没有打乱湖南省宁乡县种粮大户黄勇的收获节奏。十多台收割机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把2500亩晚稻全部收割完毕。8台日处理量达到 [详细]
-
南京农机化所耕整地机械创新团队在新疆吐鲁番
近年来吐鲁番地区早熟哈密瓜生产在耕整地、铺管铺膜以及植保、水肥一体化等环节已逐步实现机械化,然而种植环节仍完全依赖于人工。低效率与高人工成本投入的生产方式,导致当 [详细]
-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展史
近日,“智能高铁发展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十周年论坛”上宣称电子客票将于明年在全国推广。乘客或可实现“刷手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而不需要在乘车之前特意换取纸 [详细]
-
水稻育种17年 朱邦辉成就斐然
今年42岁的朱邦辉,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工作已经17年。 国内水稻育种,基本上都会以海南作为南繁基地。每年的11月,常州的水稻一收割完,整理完育种 [详细]